目录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六、政府采购安排情况说明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专业名词解释
十一、2025部门预算表
一)2025年收支总表
二)2025年收入总表
三)2025年支出总表
四)202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九)2025年项目支出表
十)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十二、2025年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批复表
一)艾滋病防治项目
二)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项目
三)慢病、传染病、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项目
四)安全生产监管专项
五)卫生督导专项
六)疾控能力建设
七)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
八)疫苗成本
第一部分 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统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职能;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的应用性研究,承担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二部分 机构设置情况
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卫健委二级预算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3年12月,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市卫生监督所牌子,目前机构设置情况暂未明确。原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内设机构10个。核定领导职数1正4副,中层领导职数16个,其中正科10个,副科6个。核定三、四级调研员职数5个,一、二级主任科员18个,三、四级主任科员18个。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61名。是隶属于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副县级参公事业单位。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8个,职能科室4个(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财务科、业务与信息管理科),为副科级,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另根据黄发[2020] 12号文件精神,增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石港区疾控分中心、西塞山区疾控分中心、下陆区疾控分中心、开发区.铁山区疾控分中心等4个分中心,作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科级派出机构,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86名;履行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全额预算拨款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执行政府会计制度。
第三部分 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
(一)收入支出预算总体情况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疾控中心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支出包括:卫生健康支出;2025年度收支总预算 4779.49万元。
其中:1、收入预算情况 。2025年度收入预算4779.49
万元, 比上年预算增加1412.42万元,增长41.9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779.49万元,占本年收入 100 %,包括经费拨款4779.49万元。
收入增加原因: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人员、公用、项目收入预算经费。
支出增加原因: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人员、公用、项目支出预算经费。
(1)2025年基本支出比上年预算增加965.42万元,增长30.91%,主要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人员、公用等基本支出预算。
(2)2025年项目支出比上年预算增加447万元,增长183.20%,主要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项目支出预算。
(二)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 4779.49 万元。
收入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无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
支出包括:卫生健康支出 4779.49 万元,占 100 %。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变化情况。
202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9.49万元,与上年预算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1412.42万元,增长41.95%。主要原因:一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人员、公用、项目收入预算经费。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情况。
202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9.42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卫生健康支出(类)4779.42万元,占100%。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具体使用情况。
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2025年预算数为4779.4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412.92万元,增长41.95%。主要原因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人员、公用、项目收入预算经费。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 4088.49 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 3731.5 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846.45万元、津贴补贴318.51万元、奖金742.24万元、伙食补助费0万元、绩效工资372.0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51.3万元、职业年金缴费175.6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224.85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132.26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31.69万元、住房公积金316.54万元、医疗费0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0万元、离休费0万元、退休费124.25万元、退职(役)费0万元、抚恤金0万元、生活补助0万元、救济费0万元、医疗费补助95.68万元、助学金0万元、奖励金0万元、个人农业生产补贴0万元、代缴社会保险费0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万元;
公用经费 356.99 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3.7万元、印刷费3万元、咨询费0万元、手续费0万元、水费0万元、电费4万元、邮电费2万元、取暖费0万元、物业管理费18万元、差旅费5.34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维修(护)费8.7万元、租赁费0万元、会议费0万元、培训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4.5万元、专用材料费0万元、被装购置费0万元、专用燃料费0万元、劳务费14万元、委托业务费49.66万元、工会经费46.09万元、福利费99.6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其他交通费用34.62万元、税金及附加费用9.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4.57万元、办公设备购置0万元、专用设备购置0万元、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0万元。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规模变化情况。
2025年本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无此项预算,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与上年预算持平。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无此项预算,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与上年预算持平。
(七)项目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25年度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691万元,比上年增加447万元,增长183.20%,增加原因主要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项目预算经费。主要包括:本年财政拨款安排69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69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0万元),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安排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0万元和单位资金安排0万元。
项目包括:1、艾滋病项目。预算经费3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用于一是高质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防控意识、二是高质量开展综合干预提高预防服务有效性、三是高质量开展检测筛查提高早检测早发现、四是高质量开展治疗关怀提升抗病毒治疗效果、五是高质量开展母婴阻断实现消除母婴传播。
2、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项目。预算经费14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用于开展全市水质每日监测工作,建设足以支持我市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工作的采样、检测能力。
3、慢病、传染病、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项目。预算经费7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用于一是慢病防治项目的内容为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慢阻肺监测、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基本公卫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管理的技术指导与考核,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管理等。二是免疫规划项目内容为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实施、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免疫规划宣传培训工作督导、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维护更新、疫苗运输储存(冷链)系统维护更新运转、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调查诊断经费(含专家费)等。三是地方病主要内容为健康教育与人员培训、质量控制、能力建设、实验室检测、碘盐监测、病情监测、水碘监测、督导等。四是传染病内容包括能力建设、实验室检测、病情监测、健康教育与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督导等。
4、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项目,预算经费1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0万元,增长100%。主要用于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5、安全生产监管项目。预算经费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万元,增长100%。主要用于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维护社会稳定。
6、卫生督导专项项目,预算经费4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0万元,增长100%。主要用于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履行卫生监督行政审批职能,保障医疗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各项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正常开展,以及深入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
7、疾控能力建设项目。预算经费8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0万元,增长100%。主要用于一是总体要求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疾控体系初步建立,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疾控机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疾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消除成果持续巩固,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生与流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管。重点实施新冠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服务提质、血吸虫病和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已消除和基本消除疾病能力巩固维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重点公共卫生干预、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疾控宣教与健康促进等10大行动。三是加强体系建设和支撑保障。重点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疾控系统应急体系和能力、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疾控科研体系、疾控人才队伍教育培训体系、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医疗机构管理、疾控领域法治和标准、疾控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和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等工作。四是强化组织保障、实施评估,做好宣传引导。
8、疫苗成本项目,预算经费31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312万元,增长100%。主要用于根据城区居民知情自愿接种二类疫苗需求采购。由黄石市各疫苗接种点上报二类疫苗需求计划,市疾控中心汇总后在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
第四部分 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2025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为 356.99万元,比上年减少227.87万元,下降38.96 %,减少原因主要是:疫苗成本由公用经费调整至项目经费列支。
2025年度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包括:办公费3.7万元、印刷费3万元、电费4万元、邮电费2万元、物业管理费18万元、差旅费5.34万元、维修(护)费8.7万元、公务接待费4.5万元、劳务费14万元、委托业务费49.66万元、工会经费46.09万元、福利费99.61万元、其他交通费用34.62万元、税金及附加费用9.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4.57万元。
第五部分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5年“三公”经费一般公共预算 35.9 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7万元,增长89.95%。主要原因:一是增加公用用车购置费16万元.;二是.增加公务接待费1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预算 0 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 0万元,增长 0 %,主要原因是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与上年预算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31.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6万元,增长103.90%;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费1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6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购买1辆新能源应急保障车。
(2)公务用车运行费15.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原因是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与上年预算持平。
。3、公务接待费预算4.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万元,增长28.57%,主要原因是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原卫生监督执法局公务接待经费。
第六部分 政府采购安排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153.61万元,比上年增加54.6万元,增长55.15 %。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增加福利费(职工餐)28.6万元 ; 二是增加物业管理费3万元 ; 三是增加印刷费7万元;四是增加公务公车购置16万元。
其中:货物类政府采购预算16万元,主要是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工程类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服务类政府采购预算 137.61万元,主要是印刷费、车辆加油、物业管理费、职工餐等支出。
第七部分 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部门单位占有房屋面积16724.28平方米;单价 50 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1台(套);单价 100 万元的以上专用设备8台(套);现有公务用车8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 辆、应急保障用车 8辆、执法执勤用车0 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
2025年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1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 辆、应急保障用车 1辆、执法执勤用车0 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 50 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 100 万元以上专用设备台(套)。
第八部分 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单位)项目支出全面实施绩效目标管理,项目总预算 691万元, 8 个项目,比上年增长447 万元,增长 183.20 %。根据以前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优化项目支出2025年预算安排,并进一步改进管理、完善政策。重点项目预算绩效具体情况:
1、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项目。
(1)项目概况:开展全市水质每日监测工作,建设足以支持我市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工作的采样、检测能力。
(2)项目内容:用于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全市水质每日监测工作,建设足以支持我市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工作的采样、检测能力。
(3)立项依据:自2015年湖北省人大通过了《湖北省城镇供水条例》后,我市已开展城镇供水日监测工作,近五年来,国家、湖北省、黄石市分别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细化方案及2018年重点工作路线图的通知》、《关于印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黄石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黄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黄石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省级和市级考核评价目标(环保12项)任务分解〉的通知》(黄政发〔2018〕25号)、《2019年黄石市生活饮用水监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供水水质监测信息日发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4)实施单位: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项目期:2025年1-12月
(6)年度预算安排:2025年预算安排 140 万元,比上年增长 0 万元,增长0%。其中,140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0 万元资金来源为单位资金。
(7)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完成2025年全年每日水质监测工作,排除因维修、保管等无法采样情况后,全年完成日监测水样1800份。
产出指标:完成日监测水样1800份;水质检测完成率100%;按时完成水质检测及报告。
效益指标:及时发现饮用水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为防控饮用水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提供基础数据等。
满意度指标:为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提供监测依据。
2、疫苗成本项目。
(1)项目概况:根据城区居民知情自愿接种二类疫苗需求采购。由黄石市各疫苗接种点上报二类疫苗需求计划。
(2)项目内容:市疾控中心汇总后在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
(3)立项依据:降低相关疾病直接负担(减少可预防针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费用。
(4)实施单位: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项目期:2025年1-12月
(6)年度预算安排:2025年预算安排 312 万元,比上年增长 312万元,增长 100 %。其中,312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0 万元资金来源为单位资金。
(7)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提高疫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公众接种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按月根据城区各预防接种门诊二类疫苗计划进行采购,按时进行冷链配送供应。购进疫苗时,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保证疫苗质量。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好的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服务,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传染病在我市发生与流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产出指标:2025年度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采购数量15.63万支,年度内疫苗采购合格率达100%,湖北省疫苗结算平台采购和支付100%。
效益指标:降低相关疾病流行和暴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广大群众对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健康防病意识和知晓率;减少因病致残、致死。
满意度指标: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好的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服务,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传染病在我市发生与流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第九部分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对空表的说明
1)2025年疾控中心预算中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无数据,与上年一致。
2)2025年疾控中心预算中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无数据,与上年一致。
2、对其他情况的说明
(1)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2025年本部门(单位)无政府债务,与上年一致。
(2)其他项目支出绩效情况
1)艾滋病防治项目。预算经费 32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一是完成对全市各医疗机构送检HIV初筛阳性样本的复检及确证实验,送检样本检测率为100%。二是全市存活HIV阳性病人病毒载量、CD4随访检测比例、未检测配偶或单阳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均不低于90%。三是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首次流调质量、病例核查报告质量符合率95%,HIV/AIDS死亡原因填报率100%。四是全市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90%,治疗成功率不低于95%。五是完成男男性行为者、暗娼、吸毒人群HIV抗体筛查人次数合计不少于1440人,艾滋病检测咨询不少于900人。产出指标:医疗机构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确证检测率100%、艾滋病高危人群HIV筛查人次数1440人次、存活病人病载、cd4随访检测率90%以上、抗病毒治疗比例90%以上、艾滋病报告质量达95%、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95%。效益指标:降低艾滋病疫情的发生和早发现病人,减少艾滋病人医疗费用支出。
2)慢病、传染病、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项目。预算经费80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一是慢病:1.全市死因监测粗死亡率超过6‰,人均期望寿命及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达到健康湖北考核目标。2.规范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推进慢阻肺报告。肿瘤死亡发病比在0.55-0.85之间,肿瘤病理诊断率≥66%,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90%以上。3.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各县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宣传活动。4.规范全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 5、协助黄石港区开展慢病示范区建设。二是传染病:1、完成各类传染病监测,掌握我市病原动态。2、调查各类相关传染病病例,防控各种传染病疫情进一步扩散。3、加强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防止本地传播扩散。三是地方病: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持续保持消除状态。四是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AFP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麻疹报告排除发病率达到2/10万;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95%;加强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效益指标:降低相关疾病直接负担(减少可预防针对疾病诊断、治疗;低相关疾病间接负担(陪护、劳动力损失、相关社会负担)等。满意度指标:达到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指标要求。
3)安全生产监管项目。预算经费5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职工职业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得到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产出指标:督导企业数不少于200家,职责范围内用人单位检查覆盖率达90%,违法案件处理率和投诉举报处置率达100%。效益指标: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和用人单位职工职业健康权益有效保障达100%。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达100%。
卫生督导项目。预算经费40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保障医疗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各项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正常开展。产出指标:医疗卫生机构监督覆盖率、传染病防治监督覆盖率、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达100%。效益指标:显著提升我市卫生安全工作和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100%。
疾控能力建设项目。预算经费80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一是总体要求。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疾控体系初步建立,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疾控机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疾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消除成果持续巩固,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生与流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管。重点实施新冠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服务提质、血吸虫病和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已消除和基本消除疾病能力巩固维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重点公共卫生干预、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疾控宣教与健康促进等10大行动。三是加强体系建设和支撑保障。重点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疾控系统应急体系和能力、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疾控科研体系、疾控人才队伍教育培训体系、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医疗机构管理、疾控领域法治和标准、疾控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和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等工作。四是强化组织保障、实施评估,做好宣传引导。。产出指标:疟疾、血吸虫、地方病消除率达100%,传染病疫情发生≤前5年平均值。效益指标:基本建成现代化疾控体系和传染病检测预警和应急系统。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项目。预算经费10万元。2025年度项目绩效总目标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检测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及培训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得到有效提高。产出指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达10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率和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申报率90%以上,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90%。效益指标: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用人单位职工职业健康权益有效保障。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90%以上。
(3)预算公开管理文件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并依法将政府采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按《预算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 34号)精神,中心在法定时限内(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将收到的绩效目标批复表电子版在网上公开,并在完成公开工作后将公开链接提供给市财政局对口科室。
第十部分 专业名词解释
(一)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单位运行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三公”经费:指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三)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以外任务相应安排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政府采购 :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第十一部分 2025部门预算表
一、2025年收支总表
二、2025年收入总表
三、2025年支出总表
四、202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该表需要公开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级科目)
六、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该表需要公开部门经济分类的类、款级科目)
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若该表无数据,且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则表下附注“20XX年本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无数据,与上年预算一致。”)
九、2025年项目支出表
十、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若该表无数据,且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化,则表下附注“20XX年本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无数据,与上年预算一致。”)
第十二部分 2025年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批复表